儀器儀表應用廣泛,涵蓋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化、教育衛生、人民生活等。他們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運行過程中,擔負著守門人和指導員的任務。

隨著我國能源、化工、節能和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儀器儀表行業的市場需求迅速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除總資產利用率、產品庫存率、銷售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外,其他各項指標均較2018年同期實現增長。其中,2019年儀器儀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7242.64億元,同比增長5.54%;利潤總額700.41億元,同比增長5.94%。
由于國內科學儀器儀表企業自主創新投入低,在中高端市場難以與進口儀器儀表競爭。據不完全統計,儀器設備購置費約占我國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的60%,儀器購置費約占科研經費投資的25%。可見,我國科學儀器儀表的市場潛力巨大,對儀器儀表的需求非常旺盛,成為世界儀器儀表增長的強大動力。
自主研發進口替代的科學儀器儀表正是時候。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已經形成了產品門類比較齊全、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在電氣儀表、工業測量、科學測試儀器等領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但總體來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仍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主要體現在技術落后、產品穩定性差、研發能力弱等方面。
此外,科學儀器儀表是科學創新的重要基礎和必要條件,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到更高水平的重要動力。進口產品對高端科學儀器儀表的壟斷不僅制約了國內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也影響了我國科研工作的進展。
雖然我國的科學儀器儀表在國產化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由于歷史積累不足等各種原因,高端科學儀器儀表依賴進口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建設科技世界強國的征途中,如何盡快實現科學儀器儀表特別是高端科學儀器儀表的國產化,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
因此,實現自主研發對我國科研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自主研發,國產科學儀器儀表進口替代正合時宜,發展潛力巨大。
國產化加速了極具潛力的科學儀器儀表的發展。
隨著中國對科學儀器儀表越來越重視,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給予幫助,如:粵港澳大灣區科學儀器創新中心成立,圍繞科學儀器產業,打造六大創新平臺,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儀器創新平臺,培育一批科學儀器制造企業和核心零部件企業。
除了國家政策,企業也要參與其中。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實用的科學儀器,取決于源頭的科技和產品的企業。將科研需求、科技原始創新力和企業創新主體緊密結合,發展一批代表我國科研能力的科學儀器企業,以減少科學儀器儀表的進口。
目前,國內儀器儀表的性能與國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比如某國產企業自主研發的變送器,在精度和穩定性上接近橫河、艾默生等國外品牌;壓力校準產品在某些性能上甚至超過了國外品牌。因此,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未來國內替代的不斷發展,國產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繼續增加。
自主研發,進口替代的科學儀器儀表,在當時這樣巨大的市場,我相信通過國家政策搭建的平臺,加上企業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夠搶占一部分市場。